最新动态

一封抗战家书背后的家国情

时间:2018-06-01浏览次数:7818

5月25日,市民黄阳楚来到常德博物馆,将一封其祖父黄舶山于1939年6月30日写给在长沙求学的二儿子黄西农的家书,捐赠给常德博物馆收藏。

这封近80年前的家书内容为:

西农儿:

你也听得常德空袭的消息吗?第一次是六月十三日,来敌机二十七架,投弹五六十枚,死伤人民一千多,我们的局子也被燃烧(一连中八颗弹),我仅仅救了一条性命,所有的被账(帐)衣服一点也没有了,亚农在乡里出差,未受惊嚇(吓)。后来二十、二十三两日,又来轰炸,先天四十多架,翱翔市空,轮流投弹,足足经过两点钟久,投弹五六百枚,死伤千数人,次日,又来敌机十九架,投弹数十枚,伤亡数百,现在常德已成一片焦土,所存房屋不过□□□□,到处臭气熏蒸,血肉狼藉,近犹时时在恐慌中,住民逃避一空,商人无所交易,此种惨状,目不忍见!我能幸免于死,算是大幸!你还是努力造就,将来好上战场杀敌吧!余不多说,希望你勤学守规!

父亲

六月三十日

201806040945247954613.jpg

据黄阳楚介绍,1939年,时为岳麓书院教授的黄舶山利用暑假来常德看望在常德县税务局上班的长子黄亚农。此期间,常德遭受日本法西斯飞机的野蛮轰炸,仅6月13日、20日、23日,日军近百架次飞机先后3次投下数百枚炸弹和燃烧弹,常德民众伤亡2000余人,财产损失更是不计其数,常德城“已成一片焦土”“血肉狼藉”。黄舶山临时居住在儿子上班的常德县税务局也遭到8枚炸弹轰炸,房屋和所有财产全部被毁,黄老先生和在乡下出差的黄亚农幸免于难。黄老先生在惊恐之余给二儿子西农写了此信。两个多月后,返回长沙的黄老先生得知常德再次遭受日军轰炸,还有长子黄亚农在轰炸中遇难的噩耗(此消息其实是误传),锥心悲痛之余,数天之后就抱恨而逝!

201806040946077256135.jpg

这封家书保存了近80年,纸张发黄,多处破损,向我们呈现了日寇侵华期间对常德进行无差别的野蛮轰炸、人民遭受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的历史事实,对研究抗战时期常德人民遭受的苦难提供了第一手的材料,让后人深刻认识到国家羸弱、外敌疯狂侵略时,每一个家庭所遭受的深重苦难。一位普通爱国知识分子在家书中激励自己的儿子“努力造就,将来好上战场杀敌”“勤学守规”,让我们感受到在民族危亡之际,每一个普通中国人的不屈精神。正是因为拥有了这种精神,中华民族才不会亡,中国才不会亡!

这封经历了战乱岁月的家书,是一件极为珍贵的爱国主义教育文物,将会在常德博物馆举办的日寇常德细菌战及中日常德会战展览中与市民见面。

(文:胡景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