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资讯

【讲文物故事 知常德历史】葵花井,守望没落王朝的背影

时间:2017-08-21浏览次数:11035

葵花井,守望没落王朝的背影

(作者:徐虹雨 )

走进常德市第一中学,在绿树掩映中,绕过挂着一串串绿叶的古银杏树,顺着斑驳的墙垣往更深处探寻。爬山虎栖息的围墙上零星地点缀着一些早开的迎春花,在红绿掩映的藤蔓里,明朝古井——葵花井便静卧其中。沿着被岁月刻下道道痕迹的井圈,朝里望去,清澈的井水如一汪深邃的眼睛,望不到底,墨绿色的青苔爬满井壁,斑驳古旧如同历史。春风轻抚,迎春花缓缓飘落,有的随风飘散,有的跌入井中,轻轻拂动古井的陈年记忆。201708210815424254816.jpg

时光回到了400多年前的明朝。明宪宗有14位皇子,朱祐枢(1485——1539)是第13子。弘治四年(1491年)朱佑枢被明孝宗封为荣庄王,封地为常德府。同年八月,常德武陵奉命兴建荣王府,但朱祐枢并未奉旨就封常德府,而是仍滞留京城,留在政治中枢。弘治十一年(1498年),工部奉命拓修荣王府,朱祐枢依然留京。正德三年(1508年),朱祐枢在朝廷压力下,离开京城,到常德就封。正德四年,荣王府“复命郎中张谧重修”。重修后的荣王府规模宏大,按照京城王宫的模式,外修王城,内设王宫,砌以砖城。外为承运门、承运殿,内殿门东曰“体仁”、西曰“遵义”、北曰“广智”、南曰“端礼”。外缭以红墙,周回若干丈。据史料记载,距离现常德市第一中学大门2公里处的青阳阁就曾是荣王府内宫梳妆处,现在变成了商业街和菜市场,鱼肉的腥味、瓜果的甜香取代了胭脂红粉的迷醉。清嘉庆年间,在青阳阁西街建考试院时,还曾在民舍内掘得大磉墩十余蹲,庞大的磉墩曾支撑过王府的雕栏画栋、盛世荣华。

201708210817100961309.jpg

荣庄王朱祐枢及其子嗣在常德总共生活了135年,荣王府的主人相继为荣庄王朱祐枢、荣恭王朱载墐、荣简王朱翊珍、荣王朱常溒、荣宪王朱由枵、荣王朱慈炤。特别是朱祐枢在世时,他的几个儿子被封为王,就在古井周围,曾出现过一座藩王府与四座郡王府同处一城的繁盛气象,这成了常德这座远离京畿、地处湘西北的内陆重镇带有王者气质的历史一瞬。

荣王府大院的奢华,掩不住明朝皇帝更替带来的隐忧与危机。朱祐枢在世短短54年间,先后有明宪宗、明孝宗、明武宗、明世宗四位皇帝继位,每一位新皇帝历经惊心动魄的皇位争夺战继承大统,藩王们都提心吊胆,不知明夕是何夕。

藩王就是自己封地领域里的皇帝,显要、尊贵。为了减少王权对皇权的威胁,明朝规定不许亲王同时朝觐,只能一个亲王来朝,回到封国后,下一个亲王才能来朝,而且留京时间不能超过十天,以防藩王与朝臣勾结作乱。明成祖朱棣便是藩王发动“ 靖难之役 ”而夺位登基,故而对外藩控制愈加严厉,或以谋反等罪名,削去藩王的封爵、属官、护卫,取消统领驻军的权力,如削去代王、岷王的护卫、官属,齐王、谷王先后被废为庶人;或将要塞地区的藩王迁入内地,如将宁王朱权迁往南昌。此外,还规定藩王封国后到了一定年龄必须就封封国,以后非奉诏不得进京。

远离京畿的藩王们,远离了政治,大多追求享乐、日日饮酒、夜夜笙歌。宗室成了不稼不穑、不狩不猎、啖脂吸膏、被软禁于封地的寄生阶层。荣王在常德135年间,造福封地、福祉人民之举,在浩如烟海的史籍记载中几乎是一片空白,被记录下来的多是些王府贵人们的吃喝玩乐。他们最大的功劳便是将江南小曲带到了常德,促进了当地戏曲的繁荣。

荣王府第三任主人朱翊珍便一生酷爱戏曲,“音律刻漏,咸究厥妙”,曾手订《中原音韵》一书,还能自制新曲。龙膺《东邸侍宴》诗云:“幽兰度曲舞阳阿,乐府亲翻子夜歌。足捧雕竿盘弱黛,指陈琼桂奏轻娥”。《祭荣定王殿下文》称王府:“鱼龙角牴,百戏毕呈”,歌舞戏曲盛极一时。遥想当年,荣王府内鼓乐齐鸣,好一派升平气象,鼓乐欢腾的音符掠过葵花井,想必井水都是欢快的。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藩王们再远离政治,莺歌燕舞、望峰息心,最终也难逃改朝换代、不易善终的悲惨结局。这是封建王朝摆脱不了的悲情宿命。当明朝皇家宗室不断为最初的“草莽”血脉输入缕缕王气,那曾经流淌在血液里的“等贵贱”的愿望也逐渐被“世代尽享万世荣光”所替代。靠农民起义打下来的江山最后又被打着“均田免粮”旗帜的农民起义军推翻。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十月,农民起义军张献忠攻入常德,代表封建王权的荣王府在劫难逃。王府繁华从此落尽,荣王府最后一任主人朱慈炤携母仓皇出逃,不知所终,宫娥彩女们则流落街头,沦为娼妓。

明朝覆亡后,荣王府曾作为清巡抚翟浩的私宅,后又几易其主,直至湮灭。十多年前,葵花井被一片即将拆迁的民宅包围,老人陈厚华是当地公认的古井看护者,他的家与古井仅一墙之隔。滋养过王室贵族的葵花井给小巷中凡夫俗子们同样的清凉。几床破旧的棉絮,一堆关于古井的点滴回忆,便是陈厚华老人的家当。2004年,老人的房子纳入拆迁范围。人搬走,古井依在。临走,陈厚华老人用一个圆形的大盖子盖在井圈上,并交代前来拆迁的工作人员不要把石头、砖瓦落到井里。

葵花井记录了135年荣王府的盛衰,也留存了无数寻常人家儿时的美好记忆,镌刻着常德前行的历史轨迹。常德新城的主人将它保存了下来,将葵花井纳入了常德市第一中学扩建的范围,并对古井周围的环境进行了美化,新修了井壁顶部,设葵花叶纹饰,添石质栏杆,上书篆体井名,栏杆上雕刻葵花朵朵,并在井的栏杆四角砌石狮四尊。与古井相伴多年的银杏树高大而坚硬,向空中努力伸直的枝干上,结着一串串细小的绿叶,活泼又盎然,相传此树是荣王亲手所植。四五百年间,季节的轮回早已把植树的人化作尘泥,昔日的亭台楼阁已成窗明几净的教室,轻歌曼舞换做朗朗书声,没落王朝的贵族气息早已被浓浓的书卷气所取代。只有葵花井,阅尽王府几多欢喜悲忧,在天地一角,静静地守望着那个曾经给常德带来王气的历史背影。

201708210816209213256.jpg

葵花井,相传井中常现葵花,舀入瓢中则瓢中有葵,注入桶中则桶中带花。400年后的某个午后,我们放下长着青苔的井绳,舀起一桶清澈的井水,却不见了水中的葵花。莫不是也随着王府的王气一并——消散在历史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