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资讯

神秘常德——中华文明摇篮中的奇葩(二)

时间:2018-04-23浏览次数:380

现已确认的湖南最早的洞穴生活遗址“燕儿洞”2Q==.jpg

▲ 燕儿洞外景

燕儿洞位于石门县阳泉乡风堡岭西山角,洞穴在渫水河左侧凹岸的石灰岩陡壁上,相对高程13米。9k=.jpg

▲ 燕儿洞穴入口

燕儿洞洞穴遗址由两个洞穴组成,编号分别为1、2号洞,1号洞在北侧偏下部位,2号洞在南侧偏上部位,间距7米,相互高差80厘米。

洞穴坐东朝西,方向均为270度,洞高出渫水河河面8米。

1986年发现,并在洞穴内采集有犀牛化石、东方剑齿象象牙化石等。9k= (1).jpg

▲ 燕儿洞考古挖掘现场

1990年、1992年、1993年、2006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市县文物单位联合对1、2号洞穴进行了4次科学发掘。

1号洞穴

洞深14米,高约2米,洞口为弧形,宽2.8米。

在洞厅东侧延伸方向有哺乳动物化石和人类文化遗存堆积。

洞穴堆积层次分明,动物化石丰富,多属典型的华南哺乳动物群,有猕猴、豪猪、竹鼠、虎、豹、獾、东方剑齿象等100多件化石。2Q== (1).jpg

9k= (2).jpg2Q== (2).jpgZ.jpg

在化石堆积层中发现有砍砸器、刮削器、石核、石锤等石制品50余件,以及烧骨和经人类加工的骨器。首次发现的细小燧石刮削器,说明澧水中下游地区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了一种新的文化面貌。骨器的出现则是旧石器文化阶段性进步的重要标志。

洞穴内发现的骨锥是“石门人”缝制草裙,树皮或兽皮衣服的工具。而骨制器柄有可能是投矛、标枪、鱼叉等新型复合工具的关键部件。

特别重要的是发现了人类左股骨化石、下颌骨、右下臼齿、右上臼齿、前臼齿,经鉴定,距今约1.6万年—3万年,属晚期智人。Z (1).jpg

▲“石门人”牙齿化石2Q== (3).jpg

▲“石门人"下颌骨化石Z (2).jpg

▲“石门人”股骨化石

这些重要发现不仅填补了湖南古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的空白,还为研究湖南古人类发展历史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资料。

2号洞穴

在1号洞穴左侧7米处,略高于1号洞穴。

洞口呈弧形,宽10米,高约2米,深13米,内宽9米,动物化石与1号洞相同,也发现有一批打制石器和骨器。9k= (3).jpg

▲燕儿洞发掘工作绘图

从燕儿洞发现的石器、骨器等工具以及并存的动物骨骼化石和某些动物骨骼化石上有火烧痕迹等推断,该洞应是人类生活与活动的场所。2Q== (4).jpg

▲洞穴生活场景模拟图

透过燕儿洞的人类化石、骨器和石器,我们仿佛听到了旧石器晚期人类冲向美丽未来时那种越来越快、越来越强劲的脚步声。

(文:董国安)